繁体版 简体版
三叶屋 > 科幻 > 这世界危在旦夕 > 第39章 占大便宜了

从使馆密室出来,钱学森被象征性押送回软禁的房间。他妻子蒋女士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正在屋内发呆,见丈夫回来竟然满脸喜色。

“怎么了?”

“我们回国这事出了个大转折。”

钱老把‘宋美龄被绑架’的事说了,连带包括孔宋两家遭到灭门之事也没遗漏。蒋女士犹如听‘天方夜谭’般,啧啧称奇。

过去四大家族在国内就跟霸王似的,谁也不敢招惹。区区一个孔二小姐就能把大后方的重庆闹个鸡飞狗跳,乌烟瘴气。

现在新中国建立了,这帮混球立马失了势。只是他们逃到美国依旧过着花天酒地的好日子,现在总算来了报应,孔宋两家基本算被灭了满门。

大快人心啊!

“会是谁干的?”

“应该是大陆那边的,能办下此事者有大毅力大机谋。在美国这块地方化不可能为可能,实在令人叹服。”

夫妻二人感叹一阵,钱老心中郁结的晦气已然烟消云散。他找来纸笔,列举自己归国需要的科研设备。

科学家不可能无中生有的建造空中楼阁,搞火箭研究更是对工业体系的全方位考验。

美国是现今当之无愧的全球霸主,其工业基础相当扎实,能多搬运些设备回去大有好处,可立竿见影的缩减国内爬科技树的时间。

周青峰能想到的就是弄个火箭实物回去,钱老列清单却是从空气动力学,工程热力学,宇航推进原理等基础角度来考虑。

就在钱老的隔壁,同样被强行拉进来的吴健雄两口子也唉声叹气的列清单——中子辐射源,静电加速器,质谱磁谱等仪器。

这对夫妻也是被逼着要‘回台湾’的,虽然哥伦比亚大学许诺帮他们保留两年教职,可两人还是不太高兴。

“你要带这么多文献回去吗?”袁家骝看妻子不但列了仪器设备,还想从哥伦比亚大学复制一堆科技文献。

文献这玩意看似简单,其实浩如烟海。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,去图书馆查文献是每一个科研人员必备技能。

这甚至成了一门学科。

一个国家的科研工作干的好不好,就看它的文献积累有多少。

而大部分所谓‘论文’其实都是废纸,一文不值。能被筛选进入图书馆的文献是被验证过的科学记录,省去后人干‘重复造轮子’的工作。

相比设备,基础文献才是真正的金矿,是教人挖矿的金手指。

吴健雄身份特殊,相比已经下定决心要回国的钱学森,她被美国科研机构认同为自己人,保留了相当高的权限。

因为哥伦比亚大学受国会命令,相当于半强制性要求吴健雄‘回台湾’。为了安抚她的情绪,允许其从‘哥大’的图书馆影印一批科技文献,方便‘台湾’建大学嘛。

吴健雄干脆把自己的权限利用起来,几乎等于在‘哥大’的图书馆里搬家,反正是公款消费,不花白不花。

其实在她隔壁的钱学森也在干同样的事,只是这位火箭专家搬的是加州理工的图书馆。火箭在其次,制造火箭的文献和数据更重要。

当这批华裔科学家在美国忙碌,远在帝都的萧金浪接到周青峰借助苏联大使馆发来的跨洋加密电报。

电报是一连串的数字,加密手段非常低级,全靠两人约定用某本字典进行译码。这方法笨,不存在什么公匙密匙,但除非两人自己泄密,否则外人基本无法破译。

按电报头一组四位数,萧金浪找来一册《儒林外史》。按数字开始转译周青峰的来电。这笨办法转译效率极低,折腾老萧大半天才完成译电。

不过转译到一半,萧金浪就被周青峰搞出来事给惊到了。虽说搭档多年,但周青峰总是能搞出些稀奇古怪的办法来解决问题。

绑架宋美龄筹钱支援国内建设,这就够离谱了。

现在又拿宋美龄废物利用换钱学森,还逼得俞济时跑去疏通美国国会,愣是把美国人骗的点头答应。

哎呀,脑回路得转多少个弯才能想到这处戏码?

几百字的电文,关键在最后。

从51年的1月开始,周青峰在美国购买的五十艘‘自由轮’将开始分批运载超过四十万吨二手物资前往大陆。

所有货轮全部满载,它们公开目的地就是台湾,但私下会转向上海天津大连等地。

这其中有成套的发电,冶炼,型材加工,电子电力,化工医药等生产设备。还有卡车货车吊机等工程机械。军用装备反而在其次。

这些设备虽然都不是很先进,但数量巨大,对于穷到家的新中国来说就是解决有无的问题。

光是其中一整套发电配电输电设备就直接拆了一座火力发电厂,装机容量五十万千瓦。差不多相当于当前中国发电量的三分之一。

按照周青峰的电文,他将再花一亿美元,从‘战后财产管理局’手里购买一百五十条‘自由轮’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